葡萄酒大概是全世界最成功的農產加工品,不論從市場經濟規模,或是發展出全球超過上萬的葡萄酒品牌,葡萄酒產品的豐富程度,已經讓葡萄酒成為生活或文化的一部分。有些知名酒莊品牌,發展成為收藏或炒作的標的,如同是藝術品般的存在,這種葡萄酒,被稱之為膜拜酒,價格甚至高達數十萬台幣。
詳細研究葡萄酒產業的行銷方式,會發現葡萄酒產業的銷售方法很具層次,從歷史、文化、社交、產區、品種、年份、家族、釀造法…等。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,就是風土的行銷手法。
簡單來說,每一支葡萄酒的風味,都來自當地所種植的葡萄,而葡萄的風味,則取決於產地的氣候、土壤,也就是說,不同的產區,都會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葡萄酒風味,每一支葡萄酒,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為了探討風味,會進而深究產地的風土,包含氣候、土壤、地形等等,很少有產品像是葡萄酒一樣,為了銷售,用到地理學與天文學的知識。
欣賞每一支葡萄酒的獨特風味,尊重每一支葡萄酒的風土。品嚐一支葡萄酒的當下,就像經歷了一趟產區驚奇之旅,完美的滿足愛好者對於探索世界的精神需求,這就是風土行銷的神奇力量。
台灣的農產品,已經進化到品牌經營的行銷方式,但這些台灣農產品牌,卻與葡萄酒產業在談風土的概念,在層次上,還有一段距離,消費者很難透過品牌,感受產地的土壤、氣候、人文,弱化了產品體驗的強度。
沒有完美的農產品,每一個農產品,都是獨特的存在,都有獨特的風味,這是行銷學一直強調的差異化。是時候,請台灣農產品行銷專家,開始來談談台灣農產品的風土了。
作者介紹: PEPELIN